什麼是錢幣型濕疹?錢幣型濕疹有哪些症狀?引發原因是?

預防錢幣型濕疹,最好加強保濕

為什麼叫錢幣型濕疹?

錢幣型溼疹又叫盤狀濕疹,是一種常常在冬天發生的一種濕疹,名稱主要是由於症狀的外觀,所呈現出來的一個個圓形、宛如錢幣般大小的形狀而來,和錢幣一點都沒有關係,所以別誤以為是因為接觸了骯髒的錢幣或是金屬,因而導致罹患溼疹。

 

錢幣型濕疹都長在哪?

不同於異位性皮膚炎這種屬於全身性的濕疹,大多數罹患錢幣型溼疹的患者,都只表現在身體的局部,其中最常出現於小腿上,其次才是大腿,且僅有少數的患者會發生在手臂、軀幹等其他部位。

 

引發錢幣型濕疹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發病症狀?

為何會引起錢幣型溼疹,目前尚未有真正的定論,只知道可能與過敏體質,以及缺脂性溼疹(俗稱冬季癢)有相當大的關聯性。

錢幣型溼疹誘發原因

若以臺灣的病例來看,以下有幾個情況是比較容易造成錢幣型溼疹的原因

  1. 皮膚對某些特定的細菌過敏。例如:有些人的體質可能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過敏。 因腿部肌膚過於乾燥而導致。
  2. 蚊蟲叮咬過的細微傷口,在經過手抓的刺激之後,可能也會轉變成為濕疹。
  3. 據研究顯示,對金屬過敏,尤其是鎳,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蚊蟲叮咬過的細微傷口,在經過手抓的刺激之後,可能也會轉變成為濕疹。

錢幣型溼疹症狀

錢幣型溼疹的症狀有可能是單一出現,也有可能是連續幾個一起出現,而形成皮膚上的大片紅腫面積。在症狀初期,範圍可能只有豆子般的大小,然後才逐漸擴散成1元或十元硬幣般的大小,有些甚至還會出水泡、脫皮,不過最難受的應該是大多數的患者在患部都會引發強烈養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想要伸手抓一抓,但若不小心把疹子抓破了,還得小心避免引發細菌感染的可能性!

 

錢幣型濕疹通常很難治癒嗎?

急性期出現在下肢的錢幣性溼疹治療時間大多數兩週便會痊癒;而全身性的治療時間大約數週至2個月的時間,患部因為色素沉澱所變黑的皮膚,才會再逐漸回復原狀。然而,患者很容易在冬天的時候再度復發,復發原因與過敏體質、氣候乾燥及精神壓力等有關係。

 

如何預防錢幣型濕疹?

目前對錢幣型濕疹的真正起因並不十分了解,但若能針對一些常見的惡化因素做預防,也能儘量將病情控制住。比如任何肉眼可見或不可見的小傷口,都可能造成新的錢幣型溼疹,所以要記得保護好皮膚;若手是好發溼疹的部位,記得戴手套或是用替代工具來做事,免受化學物的刺激。

平時加強保濕的處理,洗完澡可擦一些潤膚乳液或凡士林;避免被環境中的蚊蟲叮咬,若有發癢感覺,最好趕快就醫塗抹適量藥膏,以免搔抓讓自己的「一塊錢」變成「十塊錢」這麼大。

錢幣型溼疹患者通常也合併皮膚乾燥,特別在冬天,因為環境溼度降低會使皮膚更為乾燥,所以患者應和冬季癢的患者一樣,不要洗太燙的水、多用潤膚乳液來保溼;此外要避免負荷過大情緒壓力,也能避免溼疹上門或惡化。

預防錢幣型濕疹,最好加強保濕,有發癢感覺,最好趕快就醫塗抹適量藥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