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接觸性皮膚炎,如何判斷與治療?讓專家為你解惑!

接觸性皮膚炎

到底什麼是接觸性皮膚炎?

接觸性皮膚炎」在濕疹類的皮膚病中一直名列前茅,主要是因皮膚接觸到外在的某些物質,進而引起發炎的現象。例如:佩戴項鍊等金屬飾品、使用中藥貼布或染髮劑、保養品等所引起的溼疹症狀,以上這些都屬於此種。

接觸性皮膚炎

為什麼使用保養品或配戴金屬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

由於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中,有可引發對外某特定物質的過敏反應,稱為「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例如對金屬或染髮劑過敏等。

因皮膚細胞本身接受急性或長時間外在刺激所引起的過敏反應,屬於「刺激型接觸性皮膚炎」;濃度太高的果酸保養品、洗碗精、清潔劑、化學溶劑或是香水中的合成香料等等,都可能引起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例如:手部的溼疹常常就是刺激型接觸性皮膚炎。至於接觸劑量的多寡,會與症狀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再來金屬中最常見引起過敏的成分則出現在廉價金屬飾品中的鎳,其他像是鐵、銅、鈷、鉻等也都可能引起過敏。染髮劑的部分通常是一些含有 PPD (Para Phenylene Diamine 對苯二胺)成分的染髮劑,引發過敏的機率最高,若本身是屬於過敏性體質者,最好避免使用此類產品。

 

部位過敏來源
臉部化妝品、肥皂、含鎳成分眼鏡框
頭皮染髮劑、含秘魯香膠之乳液
口部唇膏
頸部、耳垂含鎳或鉻首飾、香水
手腕含鎳、鉻首飾或其他飾品
手部含鎳或鉻首飾、綿羊油、櫻草
身體內衣褲縮緊帶、衣物染料、牛仔褲金屬扣
足部塑膠鞋、襪子染料、鞋子金屬裝飾品

接觸性皮膚炎症狀有哪些?要怎麼判斷?

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症狀的表現上通常比較嚴重,其在患部會有水泡、組織液滲出及紅腫的症狀,通常會很癢,多數患者的症狀表現會一次比一次來得嚴重。

刺激性的接觸性皮膚炎,在症狀表現上雖然不如過敏性來得嚴重,且通常不會引起水泡,患部皮膚也只會出現發紅、脫皮等現象,但有時癢起來也是十分難受的,因此還是不能輕忽它。

臉部接觸性皮膚炎的原因,大都是由於 使用了新的洗面乳/皂、保養品或化妝品, 因而引起刺激性或過敏性的肌膚反應,症狀大多為發紅、腫脹,並且發癢。

一旦發現臉部有接觸性皮膚炎的症狀,即應該馬上停止使用任何與臉部接觸的產品,尤其是最近兩個星期內才開始使用的新產品,很有可能其中就含有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的原因,但仍可擦成分單純且長期已用過的保溼乳液或凡士林。

症狀較輕微者,多半幾天就可痊癒,若是比較嚴重的,醫生也會開含有輕度劑量的類固醇外用藥膏及口服止癢藥物,約一星期後,即可痊癒。

由於保養品、化妝品這類商品的成分均很複雜,因此要找出究竟是哪種成分引起皮膚發炎的反應並不太容易,因此若皮膚屬於較為敏感型的人,為了謹慎起見,每次使用新的臉部產品時,最好能先塗抹於手臂內側或耳後部位做測試。

正確的做法則是每天早晚塗抹於測試部位,且連續5天,若是該處皮膚並未有任何發炎反應,那就可以安心使用在臉部皮膚了。

接觸性皮膚炎案例

接觸性皮膚炎有預防的方法嗎?

想預防接觸性皮膚炎,最根本之道,就是找出可能引發皮膚炎的外在物質,然後避免接觸到這些東西,並且避免接觸來路不明的物質。

想了解自己的皮膚對何種外在的刺激會產生發炎反應,除了回想自己接觸過哪些物質後,引發了接觸性皮膚炎之外,也可透過醫生進行抽血或貼膚試驗的診斷,來測出會引起過敏反應的刺激性物質。

注意的是這種方法並無法百分之百測出過敏原,尤其本身是過敏性體質,可能會因牽涉到複雜的免疫系統,因而比較難以掌握。

 

如何治療接觸性皮膚炎

一般治療接觸性皮膚炎的方法會視發作情形而有不同,大致上可分口服用藥外用藥膏兩種。

在急性期,醫生會開出含有類固醇的外用藥膏給予病人塗抹於患部,由於急性期的發炎反應,大多會因為發炎而提高熱度,再一次刺激患部,造成更嚴重的發炎及發癢的現象,因此,病人可以自行冷敷,每次約10~15分鐘,一天大約3~4次,不僅可降低皮膚的發炎反應,也可達到止癢的效果;若是症狀嚴重者,則需要再使用口服藥,通常服用約2~3天即可大大改善症狀。

 

治療好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後,擦任何東西不舒服,怎麼辦?

有些人在經歷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後,臉上皮膚會變成不太能使用保養品或化妝品,這時要考慮是否有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情況,可請醫師診斷,看需不需要做「貼膚測驗」,這是一種專門用來尋找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檢查,目前很多醫院的皮膚科都可以做這項檢查。

如果不是的話,平時洗臉儘量不要用清潔用品,洗完臉若覺得乾燥的話,也可以擦點凡士林,讓皮膚獲得充分的時間休息,等到自行恢復正常後,再嘗試慢慢地試用化妝品或保養品,藉以了解皮膚對化妝品或保養品的適應程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