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先講角質層呢?基本上你上妝或卸妝,都是在角質層的表面進行,接著你或許會問那什麼是角質層呢?角質層是皮膚的最外層,由十五至二十層已經「死亡」的角質細胞堆疊形成。底下的基底層會一直分裂出新的細胞,逐漸往上推移, 上面死亡的角質細胞脫落後,底下的細胞就會推上來,再繼續形成新的角質層,可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文章目錄
認識角質層
基本上可以把角質層視為皮膚最外層的防衛。這個概念很重要,試想為什麼要有角質層?它就是保護你皮膚的角頭,不讓外面的小混混進去。角質層就是不希望表皮底下的身體部分跟外界的東西隨隨便便有什麼交流。(你想想要是今天臉沾到髒東西,髒東西就直接進入皮膚內,你可以接受嗎?)
角質層在角質細胞內,含有一些天然保濕因子,具有吸水性,可以讓皮膚免於過度乾燥。在角質細胞間則含有脂質雙層的結構,可以產生防水的作用。這兩種性質的巧妙結合,就是最天然的保濕結構。所以在人的表皮會有一層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加上角質細胞之間的脂質雙層,這些油脂就可以形成不錯的保濕功效。
油水不互相溶概念
物質可以分成極性和非極性,水就是極性物質,油就是典型的非極性物質。「同性相溶」是物理法則,所以油跟水基本上不會混在一起。
但要記住另外還有一個東西「醇類」,酒精就是醇類。它基本上偏向極性,也就是跟水比較要好,但相對於水,它的「非極性程度」已經算強了,所以酒精才可以擦拭掉油污。
假設你的皮膚表面油油的,如果想要在皮膚表面抹上一層化妝品,你覺得化妝品本身應該要是「油油」的還是「水水」的?當然油油的東西當然要跟油油的東西才比較能結合啊!
因此很多化妝品多數都屬於油性或至少要有界面活性劑。有些產品標示不一定寫的是界面活性劑的字眼,可能是寫「乳化劑」,但其作用一樣,都是油跟水之間的中間人角色。
接著你會問什麼是界面活性劑?
什麼是界面活性劑?
因為油跟水就是不相溶,但我們硬是想要它們合在一起,怎麼辦?這個時候就需要中間人的角色,也就是「界面活性劑」。你可以把界面活性劑想像成雙面人,他有兩隻手臂,一隻手是油油的, 一隻手是水水的,舉例來說洗碗精就是標準的界面活性劑,一隻手抓住碗上的油,另外一隻手抓著清洗用的水,接下來水跟油就融合在一起, 呈現乳化的樣子。
額外補充,既然油跟水不能混合,而化妝品主要偏油, 為什麼可以用卸妝水洗掉它?卸妝水不是水嗎?因為卸妝水裡面也有界面活性劑的成分,可以讓它不用太過油就可以帶走油油的化妝品了。
相信你看完這篇後,對卸妝觀念一定有所瞭解,不妨接著繼續看「為什麼需要卸妝?該如何選擇卸妝產品?告訴妳正確卸妝順序及觀念!」
提示:
- 角質層是皮膚最外層的防衛,也含有天然的保濕因子。
- 卸妝水裡面因為有界面活性劑,才可以卸除偏油性的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