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強調黑色素不是壞東西,你要跟它長久保持穩定的關係。但偏偏許多人對於美白會追求比「天生自然膚色」還要更白,為此往往要付出過多的代價,甚至賠上健康;殊不知若是在「天生自然膚色」範圍內的白,你大有機會可以成功。
本篇的主角就是「黑色素」,再從黑色素延伸討論美白淡斑產品哪些有用,又是如何作用。想要白,就要先知道黑色素如何生成、如何運輸、如何代謝,才能搞懂哪些產品(或藥品)適用。
黑色素的生理運輸與代謝機制
黑色素細胞分布在皮膚的表皮層,功用就是製造黑色素。在接受刺激的狀態下,黑色素細胞就會活化,開始製造黑色素。凡是身體內的變化,不論是內分泌失衡、懷孕、罹患肝病甚至腫瘤,都可能誘發黑色素細胞活化;至於身體外的狀況,例如暴露在紫外線下、接觸敏感性物質、使用藥物、發炎、摩擦或是塗抹不良的化妝品,也會誘發黑色素細胞活化。其中UVA不只會導致曬黑,還促使皮膚老化,UVB則會導致曬紅還有曬傷。
要製造任何東西,首先要看有原料,製造黑色素最重要的原料就是酪胺酸(Tyrosine),大家都知道身體內的重要化學反應,幾乎都需要「酵素」來促進反應,這裡的的酵素就是酪胺酸酶(Tyrosinase)。
在黑色素細胞內的麥拉寧小體(就是黑色素小體)內,酪胺酶會先被合成多巴(DOPA),再被轉換成「黑褐色素」或「真黑色素」 (一般統稱黑色素)。如果是黑人,就會轉換成「真黑色素」;如果不是黑人,通常是轉換成「黑褐色素」。接著黑色素細胞的突觸 會把黑色素傳給周遭的角質細胞。被釋放出的黑色素就逐漸被送到表皮層,再移往表皮,最終被代謝掉。
黑色素從製造到運抵角質,需要大約二十八天,所以若美白產品的主打作用在黑色素的話,會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評估有没有效果,如果該產品立刻有效的話,表示它一定不只作用在黑色素而已,你就得注意了!
黑色素分布不均,集中在一起就成為「斑」,斑的區域完全不見黑色素,就變成「白斑」。如果非得從中二選一,勉強還可以接受「斑」。色素斑可以使用藥物淡化或雷射處裡,但真的沒黑色素的白斑就很難搞定。
黑色素攻略
- 在黑色素合成之前,先攻中路,直接讓酪胺酸酶減少產生!
- 在黑色素合成之中,抑制酪胺酸酶,讓黑色素難以合成!
- 在黑色素合成之後,抑制黑色素小體轉移,或者加速皮膚更新!
上述只是大概方向。要特別注意,有不少是「醫師處方用藥」!請一定要經過
醫師開立處方才能使用,千萬不要自己亂搞,不然最後黑色素細胞整個被「幹掉」,出現了白斑,保證你欲哭無淚。
淡斑還分先天、後天?
接下來你一定會想知道如何處理斑。在解答問題之前,你要先搞清自己的斑是「先天性」還是「後天造成」
先天性的斑,比較難以後天預防的方式處置,必須從色素的顏色、深度、根本病因,決定處置的方式,服用藥物或施打雷射都是可能的治療選項。如果是基因或其他内科疾病所產生的,斑點會持續產生,未必能能夠根治。常見的咖啡牛奶斑、胎記、太田母斑、顴骨母斑等,都屬於先天性的斑。
後天所造成的斑就比較有機會預防。最常見的雀斑、曬斑這類後天斑 ,都算相對好處理。但肝斑就比較麻煩,通常需要積極預防加上多種治療方式多管齊下。
依據前述,你應該能理解既然都形成「斑」了,就代表「黑色素的生成或分布不均」。任何的防曬跟保養,只能「平均地」降低黑色素生成或增加黑色素代謝,對於已經形成的斑,效果有限,這時就需要尋求專業治療。
- 可以追求「天生自然膚色」範圍內的白,不要追求比「天生自然膚色」還要更白。
- 若美白產品的主打作用在黑色素,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能評估效果。如果該產品卻說立刻有效,你就得注意了!
- 任何的防曬跟保養都無法「針對」已經形成的斑,這時就需要尋求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