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常用藥物【口服藥物篇】

異位性皮膚炎常用藥物【口服藥物篇】

有些時候醫師為了要控制小朋友的皮膚症狀,還是會使用一些異位性皮膚炎常用口服藥物來幫忙解除症狀,較常用的口服藥物包括:抗組織胺、白三烯素拮抗劑、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抗生素、靜脈注射的免疫球蛋白和抗IgE 的單株抗體。

 

由於較嚴重的小朋友可能高達60%至70%%的皮膚都會受到侵犯,所以局部的藥膏可能都無法覆蓋如此廣泛的面積,這時就需要使用一些全身性的藥物來幫忙控制症狀。這些口服藥物的使用,的確在症狀的控制上有著相當大的幫忙,能夠降低全身性的癢感和較快速改善症狀。

 

口服抗組織胺

  • 降低癢感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使用的口服抗組織胺,主要是用來降低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癢感,讓這些身上都是皮疹而且癢得不得了的小朋友, 能夠稍微解除身上的癢感。抗組織胺以其作用的長短又分成短效型和長效型,短效型的抗組織胺在止癢上會較有效,但是也較可能產生副作用如口乾和嗜睡等情形,而相反的,長效型較不會產生副作用,但 是其止癢的效果反而來得差一些。當然,我們對這些常用的抗組織胺藥物,應該也要有些基本的認識。

 

  • 長效型抗組織胺
    包括loratadine (柔他定,Lorastyne)、desloratadine (Aerius) 、 levocetirizine (Xyzal)、fexofenadine (Allergra) 等。

 

  • 短效型抗組織胺
    buclizine (Longifene)、dex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Dex-CTM)、cyprohepatadine(Antisemin)等。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使用的口服抗組織胺,主要是用來降低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癢感

白三烯素拮抗劑(欣流)

  • 合併氣喘時使用

白三烯素拮抗劑(Singulair, 欣流)主要是用在輕度或是中度的氣喘,其療效相當不錯。也有研究嘗試使用欣流來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在臨床研究上發現,也會有輔助改善的效果。但是目前欣流在健保的給付規定上,只能用在輕度到中度以上的氣喘患者,因此如果要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使用這類的白三烯素拮抗劑可能就需要自費。

 

如果是患者同時合併有氣喘的症狀時,當然也可以同時處方如欣流這類的白三烯素拮抗劑,可能對整體的過敏症狀的改善會有幫忙。欣流這個藥物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其口味相當好而且甜味十足,所以非常受到小朋友的歡迎,在服藥的順從性上相當好。當然家長會擔心欣流長期使用是否會導致副作用,但目前在小朋友身上使用的結果,並沒有看到什麼顯著的副作用。

 

全身性類固醇

  • 急性期使用

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中,全身性類固醇只使用在急性期,在較嚴重的階段使用類固醇,可以比較迅速地將症狀控制下來。但是類固醇基本還是有副作用,所以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時如果要使用類固醇,也不要使用太高的劑量和使用太久。因為如果以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解除來評估,其實只要使用少量的類固醇(一至二毫克/公斤體重/天)就可以改善其皮膚症狀。也因為類固醇的治療效果的確是相 當顯著,所以會讓醫師和家長們太過於依賴類固醇的療效,但還是應該要注意一下使用的劑量和期間,以免引發類固醇的副作用。

 

  • 口服性
    Predonine (Prednisolone):普力多寧錠,這是最常使用的類固醇,一般每天建議劑量為一至二毫克/每公斤體重。口服的類固醇對疾病的急性控制上的確有相當不錯的效果,由於類固醇的代謝很快,不會累積在體內,因此如果短期使用不容易產生副作用;但是如果經年累月服用數月,當然還是會出現全身性的副作用。由於Predonin口感較苦,所以也有另外給小朋友使用的prednisolone糖漿 (Kidsolone溶液)。

 

  • 注射性
    如果需要住院時,其所使用的注射性類固醇分Solu-Cortef(hydrocortisone)和Solu-Medrol (methylprednisolone)等不同的劑型。

 

免疫抑制劑

  • 需定期檢查

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有時也會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劑來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較常使用的藥物包括:

環抱靈素(cyclosporine):環抱靈素主要的作用機轉是在抑制T細胞的功能,所以通常都被應用在器官移植的患者作為抑制排斥,或是給風濕疾病患者使用。但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第二型T輔助細胞活性較高,所以使用環抱靈素來抑制這些T細胞活性也是有其根據的。

 

  • Azathioprine (Imuran)
    此一藥物主要是具有細胞毒性的藥物,一般被用在一些風濕疾病的治療上,有些研究將此一藥物應用來治療較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也有不錯的效果。此一藥物最大的副作用是有時會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因此在使用此一藥物期間,需要固定檢查血液中的血球細胞數目。

 

  • Methotrexate
    本身是抑制葉酸 (folic acid)的藥物,由於葉酸在細胞增殖上非常重要,所以葉酸的拮抗劑對一些特別活化的免疫細胞有抑制的效果。因此,也將其應用到抑制特定的免疫細胞過度反應的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上。當然Methotrexate 也會有些副作用,如果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貧血和肝功能不正常。這類的藥物如果要長期使用,通常都會同時補充葉酸,以避免methotrexate 的副作用。

 

  • Mycophenolate mofetil 
    Mycophenolate mofetil (Cellcept ,山喜多或是 Myfortics)是最近才開發出來的一個藥物,目前已經應用到許多風濕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和乾癬等疾病的治療上。它主要的作用機轉是抑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所以可以同時抑制T細胞和B細胞的增殖,所以也被用在異位性皮膚炎的臨床研究上。臨床上除了有些病人會造成腸胃不適外,基本上沒有太多副作用。

全身性抗生素

  • 嚴重感染時使用

之前提到在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會因為抓傷的傷口而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是其他細菌的感染,這些細菌感染會更進一步造成皮膚的發炎,甚至也會成為新的過敏原,所以適當地使用一些抗生仰制細菌的生長,對病情的控制的確是有些幫忙。

但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很容易產生抗藥性,因此如果使用過多的抗生素也會導致細菌的抗藥性,這也是需要在長期使用抗生素時需要注意之處。我們的研究也發現,局部的抗生素其實對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幫忙不大,如果出現較嚴重的皮膚感染時,可能還是需要全身性的抗生素,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靜脈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 價格昂貴,可以其他藥品取代

靜脈注射的免疫球蛋白,被用來治療一些發炎性的免疫疾病如川崎氏病、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而且在這些特殊的免疫疾病都有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有關注射性免疫球蛋白應用到免疫疾病治療的機轉目前還不是完全清楚,現在已經知道的可能機轉包括如:注射性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免疫細胞製造相關的發炎激素,而改善免疫疾病。此外,也有人認為免疫球蛋白可以將牽涉在免疫疾病中的超級抗原( superantigens)中和掉,而抑制免疫反應。

 

過去也有研究將靜脈注射的免疫球蛋白,應用到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上,結果也發現可以得到一些改善的效果。但是由於靜脈注射的免疫球蛋白使用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健保並不給付,因為其價格實在是過於昂貴,所以較無法一般性地使用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身上。

 

那究竟靜脈注射的免疫球蛋白要花費多少,一般來說由於患者每公斤的體重需要注射兩克的免疫球蛋白才有效,因此估計每公斤的體重需要的費用大約為五千元台幣,亦即一位20公斤的小朋友,一次治療就需要花費約四萬元台幣。這樣的醫藥費可能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得起,以目前健保虧損的情形要申請健保給付也不是很容易,畢竟異位性皮膚炎還有其他藥物可以處方。

 

抗IgE抗體

  • 開發中的標靶療法

抗IgE抗體 (Xolair)是最近幾年新開發出來應用到過敏疾病治療的一個新藥,此一新藥是一擬人化的單株抗體,主要是針對IgE抗體,希望經由抑制IgE抗體而達到改善過敏免疫反應的目的。此一擬人化的lgE單株抗體已經被允許用在重度氣喘的患者,而且得到相當不錯的效果。由於Xolair 本身是可以抑制過敏免疫反應,所以也有臨床研究嘗試將此一藥物應用到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上,尤其是針對那些嚴重型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這類的生物製劑大家較熟悉的稱呼就是「標靶療法」,抗IgE抗體也可以算是標靶療法的一種。由媒體上的許多資訊大家應該也可以了解,這類的標靶療法的費用都偏高。因此,由於Xolair的費用其實 相當高,因此在健保沒有給付的情形下如果要自費使用此一藥物,可能也所費不貴。

 

過敏小知識

抗組織胺藥物健保是否有給付?

由於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通常都會經歷十分厲害的癢感,因此,有時我們會同時處方長效和短效的抗組織胺一起服用。當然醫師同時處方長效和短效抗組織胺時,有時在健保給付上可能還是會遇到被核刪的問題,我想這是健保的審核委員無法體會那種癢得不得了的痛苦,如果他們真的能夠體會,大概就不會來核删這些抗組織胺了。目前健保的核删機制基本上不會要病人自費,一旦被核删是處罰醫師,醫師需要付罰款;但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有時看診時醫師會要求病人自費,就是因為擔心可能被核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