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在強調一歲前的過敏原以食物過敏為主,所以大家可能會對添加副食品產生疑慮,如果你不知道,不彷看看這篇 「為什麼寶寶有異位性皮膚炎?誘因有哪些?準媽媽又該如何控制?」,回歸正題,寶寶副食品怎麼吃才能避免寶寶發生過敏?有些人會認為愈晚添加愈好。但是這幾年的研究發現,延後添加副食品並不會改善過敏疾病的發生率。
因此有好幾個學會已經建議,小寶寶約四個半月大時便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研究顯示,延遲副食品的添加並不會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更有研究指出,在四個月大或是五個月大時就開始餵食小朋友副食品,反而可以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和嚴重性。
因此,目前國外的幾個主要的醫學會,如美國兒科醫學會和歐洲兒科腸胃和營養學會也都建議,副食品的添加應該可以在約四個半月大時便開始,對小寶寶的過敏降低反而更好。
文章目錄
寶寶副食品順序添加
米類先於麵粉類
那究竟要如何來添加小寶寶的副食品呢?有關較不會引起皮膚過敏的食物,我們將其整理在表格中。原則上以米類為主,所以是以米精、稀飯和粥為主,而麵粉類如麵包、蛋糕等則較晚,目前坊間也有將蛋白分子量降低的低過敏米精和麥精,基本上對降低過敏的發生也有幫忙。
葉菜類先於根莖類
如果要給小朋友嘗試吃一些青菜,建議以葉菜類為主,如菠菜、高麗菜和白菜等;而如蘿蔔、紅蘿蔔、馬鈴薯、地瓜和南瓜等根莖類蔬菜則較晚;其主要的理由是因為根莖類的蔬菜含有較多的酵素,而酵素通常較容易成為過敏原。所以老人家習慣熬大骨湯來煮稀飯,可以讓小朋友有更好的營養,基本上是可以,但是就先不要在大骨湯內加入蘿蔔或是紅蘿蔔等根莖類食物。
芒果、奇異果和草莓先避吃
再來水果類大多數都可以吃,除了芒果、奇異果和草莓需要先避免,其餘如蘋果、水梨、柑橘類等其實都可以試試看。
豬肉先於雞肉和牛肉
如果小朋友對上述的食物都已經能夠耐受,吃這些食物後不會導致皮膚的症狀更為嚴重時,便可以繼續增加副食品的種類。或者也可以等到七或八個月大時再來嘗試其他的食物包括,肉泥(即將煮熟的肉煮軟和處理成肉泥後再來餵小朋友);通常會建議先嘗試豬肉,接著才是雞肉和牛肉和魚。如果要嘗試給小寶寶魚肉,通常深海魚要比淡水魚來得好。
有殼海鮮、蛋、堅果最後
如果上述的食物都沒有問題,便可以嘗試肉鬆和魚鬆等加工食物。而有殼的海鮮、蛋、花生和堅果類,則建議往後挪些時間,等孩子稍大一點再來添加會較好。
寶寶副食品添加原則:一次只嘗試一種食物
當然,如果小朋友的皮膚都已經改善而且持續維持不錯,便可以嘗試更多的食物。每次在嘗試其他新的食物後先觀察約一週左右,如果皮膚的症狀沒有變得更嚴重,就可以繼續食用這些食物。但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每次就只嘗試一種新的食物,如果對此一特定食物不會引起過敏,就可以繼續食用。
最近有一些學者甚至開始建議即使是那些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或是蛋等,可以在小朋友五或是六個月大時便開始嘗試餵食,有研究數據顯示,甚至可以降低過敏的發生。但是,這樣的研究畢竟還是只有少數,所以建議還是等未來有更多臨床研究報告出來後,顯示這樣的做法的確可以降低過敏的發生時再來考慮。因此,還是建議在每次給予小寶寶新的副食品後先觀察其臨床症狀,尤其是皮膚症狀是否變得更為嚴重,再決定是否要繼續添加。
初期(四個半月開始) | 後期(七個月開始) | |
澱粉類 | 米類為主,米精、稀飯和粥 | 麵粉類,麵包、蛋糕 |
蔬菜類 | 葉菜類為主,菠菜、高麗菜、白菜等 | 紅蘿蔔、馬鈴薯、地瓜南瓜 |
肉類 | 雞肉、豬肉 | 牛肉、魚肉、深海魚 |
水果 | 蘋果、水梨、柑橘等 | 除了芒果、奇異果、草莓之外其他水果 |
注意事項 | 重要原則,每次只能嘗試一種新食物,並需要先觀察一周左右,若皮膚症狀沒有變的嚴重,則可以繼續食用。 |
母乳外的選擇讓寶寶食用低過敏食物、水解配方
如果這些過敏的小寶寶或是小朋友對一些特定的食物有過敏反應時,除了要加以避免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可以來改善?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小朋友最常遇到的食物過敏原是牛奶和蛋,蛋可以晚點吃, 但是牛奶呢?為了要改善小朋友的異位性皮膚炎,便有研究利用所謂的「低過敏奶粉」(即適度水解蛋白配方)來替代原來的一般奶粉。
如果媽媽本身有過敏體質,而因為母乳的量不足或是工作的關係無法再繼續餵母乳;或是已經餵母乳但是小寶寶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卻愈來愈嚴重時,都可以考慮以適度水解配方奶粉來餵小寶寶。
水解配方有助改善過敏症狀
這些低過敏奶粉其實主要是利用酵素將奶粉中的蛋白分解成較小的片段,而這些小片段的蛋白較不會引起過敏的免疫反應。已經有不少的研究顯示,那些有高過敏危險群的小寶寶在無法哺育母奶的情形下,如果餵食低過敏奶粉,的確可以有效地改善皮膚的過敏症狀。
目前分別有不同公司利用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加以水解後,再作為奶粉中蛋白的主要成分,也有利用其中的酪蛋白水解後,再作為蛋白的主要來源。同時,比起那些餵食一般奶粉的小寶寶,餵食低過敏奶粉的小寶寶在長大後,發生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的比率也是下降。
但是,由於不同公司所使用的蛋白來源和分子量大小都有不同,而且其臨床效果似乎也有所不同,所以建議還是需要參考這些相關低過敏奶粉的臨床試驗結果,採用較有臨床效果的低過敏奶粉配方,也就是所謂的適度水解配方奶粉,才能夠真正達到改善皮膚過敏的效果。
這種適度水解配方奶粉基本上只是利用酵素來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而牛奶中的蛋白主要包括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而目前所使用的低過敏奶粉主要是將乳清蛋白經酵素處理後再添加回奶粉中,養分並沒有減少。一些研究也顯示,食用這些適度水解配方奶粉的小寶寶,在生長上並沒有較差的情形。
適度水解配方效果優於高度水解
這些水解的牛奶配方其實在水解程度上也有所不同,分別依水解程度的不同,分成適度水解和高度水解的奶粉配方。適度水解的奶粉配方中蛋白的分子量大約在五百到三千之間,研究也發現在這個範圍分子量的蛋白,在誘發口服耐受性時有最好的效果。
在不同的研究中發現如果給予全水解的奶粉(分子量小於五百)和適度水解配方奶粉時,適度水解配方的效果要比全水解奶粉來得好。
除了配方奶粉外,也有一些食物具有低過敏的產品,如低過敏米精、低過敏米粉等。其主要的目的是讓小朋友在這個階段,避免接觸容易引起免疫反應的大分子食物,等到年紀較大時再嘗試也不遲。
幼兒期預防-大小朋友的飲食注意事項
我們在前面一直討論到食物過敏對較小的寶寶影響較大,但是幼兒是否就不需要注意飲食?其實,還是需要注意飲食才能夠降低過敏的發生,所以有過敏疾病潛在性的小朋友,要如何注意飲食?接下來 就跟大家介紹一下,較大的小朋友應該要如何注意飲食。
避免高油高熱量的飲食
首先,建議要避免高油高熱量的飲食。其實在這幾年來由於國人飲食的生活習慣逐漸西化,而國人一般食物的油量及熱量的成分也逐漸提高,也使得一些疾病的形式也有改變的趨勢。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 心臟血管疾病的增加,另外如乳癌及大腸癌的發生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而這兩種癌症的發生,已經知道跟飲食內油脂的高低及纖維 質含量多寡有著密切的關係。
同時,台大的研究也指出,高油及高熱量的飲食,的確會讓動物體內的發炎物質增加,一旦發生如過敏疾病等發炎反應時,則容易出現較嚴重的症狀,所以我們並不建議過敏疾病患童攝食過量的高油及高熱量的食物。
攝取天然的抗氧化物
最近坊間有不少健康食品強調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主要的原因是由於近年來我們的生活環境有逐漸惡化的傾向,隨著工廠和汽車的增加而導致空氣污染加重,再加上飲食內的油炸食物的含量增加。這些環境和飲食因素都造成自由基的增加,這類的自由基會造成身體組織的破壞和細胞的死亡,而導致發炎反應。
所以在市面上便出現相當多種健康食品及飲料,加入一些所謂的抗氧化劑,來降低這些環境中自由基的傷害。其中最為大家熟悉包活,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有一些動物研究顯示,這些健康食品可以降低自由基的產生,而減少自由基對組織的破壞。
胡蘿蔔素
我在前面已經為大家介紹過一家奶粉公司已經在嬰幼兒的奶粉內添加胡蘿蔔素,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牛奶中的胡蘿蔔素低於母奶,至於可以食用副食品的寶寶,從天然的有色蔬菜水果中就可以攝取到。
維生素C
在綠色蔬菜及水果內的含量相當高,所以應該儘可能鼓勵小朋友們多攝取。
維生素E
在小朋友使用得較少,主要是因為維生素E本身除了抗氧化的作用外,對生育能力也有其影響,所以在成人身上服用的高劑量維生素E,一般小朋友並不建議再額外添加較高量的維生素E,在飲食中攝取應該就足夠。
深海魚油
另外,有些特定的油脂包括一些深海魚油和卵磷脂等在市面上也相當常見。深海魚油主要是含有DHA和EPA等不飽和脂肪酸,而這類的深海魚油已經知道可以降低體內發炎物質的產生,所以對過敏疾病的改善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由於皮膚的免疫系統與口腔黏膜的免疫系統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這也是為何飲食的注意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改善上,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不彷看看這篇「寶寶異位性皮膚炎飲食控制!教你如何用吃改善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過敏小知識
過敏的孩子是否所有的海鮮都不能吃?
許多父母親有一個觀念,就是認為所有的海產對過敏疾病不好,所以連魚肉也都不加以攝取。其實,通常小朋友容易過敏的海鮮是指那些有殼的海鮮,如蝦子、螃蟹、蛤蜊、牡蠣及干貝等。而鱈魚、鮭魚及鮪魚等都可以提供相當好的 蛋白質及魚油的來源,應該還是鼓勵小朋友們攝食才是。
很可愛的寶寶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