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常見問題【飲食篇】

異位性皮膚炎飲食常見問題

相信還是有許多父母對異位性皮膚炎有很多問題,在此針對異位性皮膚炎飲食常見問題整理,提供給予許多父母參考。

 

Q1:已經餵母乳,為何小寶寶還是出現異位性皮膚炎?

A:我們建議,首先還是要先請媽媽要先注意飲食,避免那些較容易會導致過敏的食物,如有殼的海鮮、核果和花生等。

 

常遇到問題就是有許多小寶寶雖然已經在餵母乳,但是還是會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這當然會造成許多媽媽的困擾,因為小兒科醫師明明跟大家都說過敏高危險群的小寶寶最好要餵母乳,媽媽都已經按照兒科醫師的建議,但還是出現異位性皮膚炎,那該怎麼辦?因此我們特別請媽媽注意飲食

有許多小寶寶的皮膚症狀可能在媽媽注意飲食後就逐漸改善,這樣應該就沒有問題了。但是還是需要強調,媽媽自已的營養也是需要注意,因為懷孕和哺乳的期間還是需要有足夠的營養來提供小寶寶的生長所需,如果過度地避免某些食物的攝取反而會導致小寶寶營養不良。

 

Q2:注意過敏特定食物後還是持續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症狀,那又應該要如何處理?

A:需要注意小寶寶自身的飲食,首先會建議逐漸減少母乳的哺育分量。如果媽媽本身的母乳量較少而原本就需要補充配方奶粉的情形下,會先建議將配方奶粉改成半水解的低過敏奶粉。同時,也建議在四個半月大時開始嘗試補充其他副食品,逐步增加副食品的量和减少母乳的比例,應該就可以慢慢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如果你不知道副食品怎麼吃,可以參考寶寶副食品怎麼吃才能避免過敏?副食品添加時機及原則大公開

 

不論是美國兒科醫學會或是歐洲的兒科腸胃和營養學都會都建議,餵母乳到約六個月,而在四個半月大時開始餵食副食品;同時,半水解的低過敏奶粉的確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改善有幫忙。

我們最近的研究就看到,如果餵母乳的小寶寶在兩至三個大時出現異位性皮膚炎,且媽媽已經注意自己的飲食,但是小寶寶的皮膚症狀還是沒有改善,我們將這些小寶寶分成三組:

  • 令停止哺餵母乳:一組是停掉母乳而改成低過敏奶粉 (適度水解),再加上副食品。
  • 母乳減量:一組是母乳沒有完全停掉只是減量,而加入低過敏奶粉,同時也逐漸食用副食品。
  • 繼續哺乳:第三組是沒有停母乳,只是依照建議開始食用副食品

結果這三組中已停掉母乳的小寶寶,皮膚的改善最為明顯。因此,大家還是記得這個基本原則,如果喝母乳還是出現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時,請記得可以部分使用半水解的低過敏奶粉來取代,再逐漸添加一些副食品,應該可以逐漸改善小朋友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之前文章有寫到寶寶異位性皮膚炎飲食控制!教你如何用吃改善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Q3:寶寶需要喝全水解嗎?水解的營養是否不如一般配方奶?

A:全水解的奶粉主要是用來治療嚴重腹瀉的小寶寶,較少用在過敏的預防和避免上,主要的原因包括全水解奶粉的價格要比一般奶粉高出不少,如果當作一般過敏預防的奶粉來餵小寶寶時,可能對年輕的父母親都是一個負擔。

此外,我們在先前介紹口服耐受性時也提到,適度水解配方奶粉預防過敏的效果,甚至要比全水解奶粉來得好。因此,除非是小寶寶的異位性皮膚炎在食用適度水解配方奶粉沒有改善時,才會建議可以試試全水解奶粉。

 

Q4:如果小朋友牛奶過敏,那改喝羊奶或豆奶是否可以改善?

A:小孩的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因為飲食的關係所造成,而且奶粉中的蛋白分子量的大小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在一歲以前飲食的原則不在於種類的問題,而是在分子量的大小;所以如果要換成羊奶或是豆奶,還是需要經過水解的過程讓分子 量變小後,才能真正對過敏的預防有較大的幫忙。

也就是羊奶或是豆奶還是不適合用在異位性皮膚炎的預防上,也無法真正地代替半水解的低過敏奶粉用在過敏疾病的預防上。因此,即使要選羊奶也需要考慮選半水解的低過敏奶粉。

 

Q5:寶寶如果食用配方奶出現腹瀉或脹氣、嘔吐是否就為牛奶過敏?

A:小寶寶如果剛開始食用配方奶粉時就出現腹瀉、脹氣或是嘔吐的症狀時,爸媽們一定會擔心是否因為對配方奶粉過敏而造成。如果是剛開始餵食配方奶粉遇到這樣的情形,可以先了解一下在沖泡奶粉的步驟是否都正確。

我想許多爸媽可能都不清楚,如果配方奶粉泡的濃度過高就容易導致腹瀉的情形。此外,有乳糖不耐症的小寶寶在喝配方奶粉時,也會導致腹瀉和嘔吐的症狀。

所以如果遇到這樣的情形,會建議先停掉配方奶粉2至3天後再重新餵食,如果還是有出現同樣的症狀,就需要考慮是否有奶粉過敏或是乳糖不耐的情形。通常,腸道的牛奶過敏如果需要改善症狀時,會建議食用全水解奶粉;主要是全水解奶粉對改善腸道過敏症狀的效果要比適度水解配方奶粉要來得好。

之前提到由於在腸道黏膜的免疫細胞,也會經由循環跑到皮膚,所以腸道過敏也常會表現到皮膚上,這也是為何小寶寶期間的牛奶和食物過敏,最常出現的就是異位性皮膚炎。

 

Q6:中藥是否可以用來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A:在台灣有許多人習慣利用使用中藥來治療疾病,主要是大家的觀念中認為中藥的副作用較少,所以很多人還是有服用中草藥來治療疾病的想法。目前並沒有較完整有關中草藥應用來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研究報告,也就是沒有太多的實驗數據,可以來支持中草藥應用到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效果。

如果爸爸媽媽們真的要使用中草藥來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有幾點需要注意:

  1. 首先要先找一位可靠的中醫師,因為在目前使用的科學中藥中有時成分較不清楚。
  2. 還是需要注意避免服用成分不明的科學中藥。因此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可靠的中醫師,這樣所使用的藥物可能會較為放心。
  3. 如果要服用中藥時也建議西藥還是不可停,中藥服用時需要與西藥間隔一個半到兩個小時。

當然,未來希望能夠有更多相關的研究,來探討中草藥是否能夠應用到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上,畢竟臨床上還是需要實證醫學的證據,才能夠真正了解這些中草藥的功效。

 

Q7:深海魚油所含的重金屬會不會影響小朋友的健康?

A:我們之前曾經提到在各項有助於改善過敏體質的飲食中,深海魚油是較有一些研究根據,而且似乎較有效果的。所以,攝取深海魚油 對懷孕的媽媽或是過敏的小朋友都有研究指出,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深海魚油本身也可以减少血管栓塞的問題,如果合併抗凝血劑使用時,甚至會導致容易出血的情形,所以在使用抗凝血劑的患者,並不建議合併深海魚油的使用。

當然許多家長最擔心,有愈來愈多的報告顯示,因為環境污染的問題而導致深海魚受到重金屬污染,因此雖然知道深海魚油有降發炎的效果,還是不太敢讓小朋友食用深海魚或是服用深海魚油。

因為一般民眾有這樣的擔心,因此消費者基金會幾年前也針對市面上的深海魚油,做過重金屬污染的分析。此外,也有愈來愈多的公司在推出產品時,會提供有關重金屬的分析報告。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擇深海魚油的相關產品時,可以到相關的網站搜尋一下資料,或是直接跟廠商要求相關的檢驗報告,如果能夠這樣做,應該可以降低對重金屬污染的疑慮。

如果不吃這類的深海魚油產品,當然也可以多吃一些深海魚,如鮮魚、鮪魚、鮭魚等,對改善過敏發炎會有幫忙。而魚油較豐富的部位包括魚頭,眼睛四周的部位,所以這些部位的攝取對過敏疾病是有幫助的。

 

Q8:食用健康食品是否對預防過敏真的有幫助?

A:這些年來坊間有關過敏免疫調節的健康食品似乎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我想面對這麼多不同的產品,大家一定有個最大的疑惑,就是要如何選擇這些健康食品?還有這些健康食品是否真的有效?

我想健康食品之所以會如此流行,可能跟中國人觀念中,食補要比藥來得好的根深蒂固想法,大家都認為食物應該是較沒有副作用、 較溫和;相對的藥物通常都是有較高的副作用,而且苦口。

這也是為何許多患者在發病後,傾向於尋求中草藥或是健康食品的輔助,希望能夠在最沒有副作用的情形下改善症狀。但究竟哪些健康食品真的對過敏調節會有效?這可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衛生署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健康,因此建立了健康食品管理辦法,其中還包括各種功能評估的相關法規。其中有兩個主要的項目,最主要的就是毒性安全檢測,因為既然是食品當然就不能有副作用,所以毒性檢測也是健康食品把關的主要工作。再來才是功能評估的部分,目前有關健康食品與免疫相關的功效評估有兩大類,一類是促進免疫功能,另一類則是過敏免疫調節功效。而有關毒性測試和功效評估都需要經過實驗的認證,才能夠取得所謂的「健康食品認證」, 在產品貼上「小綠人」的標誌。

當然,目前坊間通過認證有小綠人的健康食品,大都還是只有動物實驗的研究結果,所以在人身上的效果如何,還需要有更多的臨床試驗。但是,畢竟經過毒性的測試來確定沒有不好的副作用,和有些基本功能認證的產品,即使花錢去購買總是會較安心一些。

同時,在門診也常常遇到許多患者習慣有人推薦就會買來食用,一次使用好幾種甚至十多種健康食品的人也不在少數。個人倒是建議以這樣的方式來使用健康食品,因為一次服用這麼多種不同的健康食品,可能彼此之間的功效就會互相抵消,而且副作用可能會較多。

我們吃下去的東西都需要經過肝臟處理和腎臟代謝,長期服用這麼多種健康食品可能對身體也不見得好。因此,還是建議如果真的要使用健康食品當作輔助的保健用品,可能還是選一種就好,不要一下子同時服用太多不同的健康食品。

 

Q9:過敏原檢測後,是否只要是過敏食材就不能讓寶寶食用?

A 在臨床上常常會幫小寶寶進行有關過敏原的檢測,以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皮膚試驗來分析過敏原,而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利用螢光或是酵素免疫法來測定這些可能的過敏原,由於技術上的進步,目前大多數的醫學中心都是採用抽血檢查的方式。如果是一歲以下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寶寶,由於食物過敏原是導致皮膚症狀惡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找到一些食物過敏原與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有關,則建議需要避免食用這些食物。

由於食物過敏的確切診斷還是與吃了這些特定的食物後是否出現症狀有關,而年紀較大(兩歲以上)的小朋友其口服耐受性的機轉已經逐漸成熟,因此除了參考過敏原檢測外,還是可以觀察食用這些可能的過敏食物後的反應,如果沒有出現皮膚症狀變嚴重或是其他副作用,還是可以繼續食用。

避免那些較容易會導致過敏的食物,如有殼的海鮮、核果和花生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