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漏性皮膚炎
成因與分布:
脂漏性皮膚炎通常在新生兒及嬰兒時期最常見,主要是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皮脂腺相對發達,會分泌較多的皮脂。脂漏性皮膚炎最典型的表現是在頭皮、臉部及皮膚的皺褶處可看到大量的黃褐色痂皮堆積。這些痂皮實際上是過多的皮脂與皮屑凝結在一起所形成。脂漏性皮膚炎雖然在出生後即可能發生,但多數會在4-5個月大時開始好轉。
改善方式:
若寶寶頭皮的脂漏性皮膚炎非常嚴重,可在洗頭前先用嬰兒油或植物油輕輕按摩頭皮,幫助溶解結塊的分泌物,再進行清洗。適度按摩有助於刺激皮脂腺運作,使分泌物更易清除。持續一段時間,症狀應可獲得改善。
治療:
如果脂漏性皮膚炎已擴及其他皮脂腺豐富的部位,例如眉毛、鼻旁、嘴唇、耳朵等處,並引發局部發紅,則可以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通常可在短期內紓解症狀。
Q: 如何區分脂漏性皮膚炎與異位性皮膚炎?
有時脂漏性皮膚炎的症狀與異位性皮膚炎很難區分,兩者的病灶可能會重疊在一起。不過,由於兩種疾病均屬於濕疹的一種,因此使用治療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的藥膏,都可以暫時緩解症狀。若症狀仍無法完全控制,最好就醫讓專科醫師判斷及提供適當治療。
口水疹
成因與分布:
口水疹是指寶寶由於口水分泌過多而在嘴邊及下巴處導致的濕疹。當口水持續不斷地接觸到臉部皮膚時,便會刺激皮膚發炎、長出紅疹。口水疹最常見的位置是唇周圍,但對於睡覺時會流口水的寶寶來說,症狀也可能擴散到頸部或枕頭接觸的部位。
改善方式:
口水疹的最佳改善方式是勤加清潔、擦乾受影響的皮膚。隨著寶寶年紀漸長,口水分泌會趨於正常,症狀自然會逐漸好轉。
治療:
若症狀嚴重,可使用外用收斂劑如氧化鋅或短期使用低濃度類固醇藥膏來減緩發炎。
Q: 如何區分口水疹和異位性皮膚炎?
口水疹通常只會局限在嘴唇周圍的範圍,注意乾燥保養即可改善。但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範圍較大,可能遍及臉頰、耳後及頸部,且病灶呈現一整片發紅肥厚,邊緣有些微隆起。如果難以確定,建議最好就醫尋求專科醫師診斷協助。
痱子和濕疹
成因與分布:
當處於潮濕悶熱的環境時,寶寶容易在容易流汗且有皺褶的部位出現紅疹,例如頸部、手腳關節等處。一開始可能只是輕微的疹子,若未及時處理,便容易惡化成痱子或濕疹。這些病變也很容易與寶寶原本罹患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灶重疊。流汗導致的濕疹,確實會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
改善方式:
爲了預防流汗誘發痱子並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父母須注意居家環境的通風與溫濕度,避免寶寶在悶熱環境下流太多汗水。
治療:
無論是單純的痱子還是濕疹,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均可改善症狀。除了藥物治療外,對於痱子,也可先嘗試外用痱子膏或抗過敏藥膏搭配注意保持乾爽。
尿布疹
成因與分布:
尿布疹是特指寶寶在穿尿布期間,因皮膚長期接觸尿液或便便而引發的濕疹。雖然大多數父母都會盡快更換尿布,但由於嬰兒皮膚十分嫩薄,即使短暫的接觸也可能造成不適。尿布疹最常發生在會陰部、臀部及大腿根內側等尿布覆蓋的部位。
改善方式:
尿布疹本質上屬於一種接觸性皮膚炎,因此預防重點在於保持乾爽。更換尿布後應徹底擦乾皮膚,並適當使用尿布紅霉素或其他保養品幫助修護。此外,也可以讓寶寶多一些裸體時間,增加皮膚的透氣機會。
治療:
若症狀已相當明顯,可以使用外用收斂劑如氧化鋅或低濃度的類固醇藥膏,幫助鎮定發炎反應。但也要留意尿布疹的病灶,很容易合併念珠菌感染而惡化。一旦出現嚴重發紅、水腫等徵狀,可能就需要同步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
蕁麻疹
成因與分布:
蕁麻疹是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反應之一。當寶寶攝取了過敏原的食物後,身體就會產生一種致敏反應,在皮膚上引發大小不一的蕁麻疹塊狀紅疹。這些紅疹剛開始時很扁平,輕撫還好,但如果摩擦或抓挖,周圍就會逐漸凸起發紅,範圍也會迅速擴大,並伴隨難耐的搔癢感。嚴重時全身上下可能都會散布各處蕁麻疹。導致急性蕁麻疹的主因大多是食物過敏,極少數是其他疾病引起。
臨床表徵:
蕁麻疹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紅疹塊會突然出現,一會兒又突然於其他部位冒出,前一處則很快就會消退,因此俗稱為”風疹塊”。這種來去無蹤的特性,正是蕁麻疹與其他皮疹最明顯的區別。
治療:
對於大多數的急性蕁麻疹,都需要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抗組織胺劑和短期低劑量類固醇來控制症狀。只要食物過敏的根源獲得控制,蕁麻疹通常在幾天內就會完全消退。
另外還有一種慢性蕁麻疹,發病時間較長,常與情緒壓力、荷爾蒙失調等因素有關。治療上除了藥物外,生活作息的調整也很重要。目前研究發現,慢性蕁麻疹的發生與自體免疫反應較為相關,與單純的過敏機轉已有所不同。
Q: 慢性蕁麻疹的機轉與急性蕁麻疹是否不同?
是的,慢性蕁麻疹與急性蕁麻疹的發病機轉有所區別。急性蕁麻疹較符合典型的過敏反應機制。但慢性蕁麻疹的致病因子,卻可能與自體免疫反應較為相關。
最新研究顯示,部分慢性蕁麻疹患者體內存在著針對免疫球蛋白E受體的自體抗體。這些自體抗體會導致肥大細胞活化而釋放出引發蕁麻疹的化學物質。另有研究指出,感染幽門桿菌也可能是慢性蕁麻疹的誘因之一,消除幽門桿菌後病情可獲改善。可見慢性型蕁麻疹的發生機制,已與單純的過敏反應有所差異。
多形性紅斑
成因與分布:
多形性紅斑是另一種需要重視的皮膚病變,其發生通常與病毒感染(如單純疱疹病毒)、細菌感染(如黴漿菌)或藥物不良反應有關,都是免疫相關的疾病。多形性紅斑的典型病灶是一個個對稱分布的紅斑丘疹,初期呈現單純的紅斑,後期演變成有環紋的”靶圈”樣外觀。這些病灶好發於四肢、軀幹與臉部皮膚。除了特徵性皮疹,多形性紅斑在嚴重病例中還可能伴有全身症狀如發燒、關節疼痛等。
改善方式:
如果是藥物不良反應所導致,應立即停止使用該藥物。
治療:
中重度的多形性紅斑需要全身性治療,例如全身類固醇或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等,以控制病情惡化。同時也要預防繼發的皮膚感染,局部外用適當的抗生素藥膏。
體癬
成因與分布:
體癬是一種由皮膚癬菌引起的表皮感染。台灣屬亞熱帶氣候,溫暖潮濕的環境易滋生這種真菌。體癬的病灶通常以小紅疹開始,逐漸擴大成環狀斑塊,邊緣隆起發紅,中心則較為平坦。癬斑周圍有時也會伴隨水疱或起疱,搔癢感明顯。如果感染部位是足部,則稱為”足癬”,俗稱”香港腳”。體癬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
改善方式:
保持身體清潔乾爽是預防體癬的不二法門。穿著寬鬆透氣的棉質衣物,盡量避免流汗過度。若家中有人罹患體癬,更要格外注意,分開洗滌衣物等。充份利用冷氣、風扇等工具調節居家環境溫濕度也很重要。
治療:
體癬的確診需要從病灶處採樣,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存在特徵性的菌絲分枝。不過有些病例無法如此明確,仍須依賴醫師的臨床判斷。一旦確認為體癬感染,需外用特殊的抗真菌藥物達一段時間才能根治。
Q: 體癬合併異位性皮膚炎時該如何治療?
有時體癬會和異位性皮膚炎並存在同一病患身上。異位性皮膚炎長期反覆的搔抓及藥物外用,會損害皮膚的屏障功能,使其更容易感染體癬菌。這種情況下,除了原本的異位性皮膚炎外用藥物之外,還需要同步使用抗真菌藥物,才能夠同時治療這兩種疾病。
乾癬
成因與分布:
乾癬是一種常見但治療上相當頑固的慢性皮膚病。它的確切病因至今仍未完全確定,但目前普遍認為與免疫異常反應有關。最常見的類型為”尋常型乾癬”,以紅色斑塊為特徵,斑塊邊緣分明,表面覆蓋有大量銀白色粗糙鱗屑。擦掉鱗屑時極易出血(奧斯彼茲現象)。這些乾癬皮疹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軀幹等處,但有時也難與其他皮膚病如異位性皮膚炎、體癬等作出明確區辨。
改善方式:
由於乾癬與免疫功能失常有關,因此單靠外用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全身性的口服免疫調節藥物纔是主要治療方向。
治療:
乾癬的治療大量運用類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劑等強效藥物,目的是抑制病人體內那些導致皮膚過度反應的免疫細胞活性。
疥瘡
成因與分布:
疥瘡是一種由疥蟲皮膚寄生導致的特殊皮膚病。疥蟲隻身極小,會鑽入皮膚表層產卵及蟄伏。患者由於對疥蟲及其排泄物的過敏反應,導致疥瘡那些典型的環狀疹子及劇烈瘙癢。疥瘡好發於手指縫、腳趾縫、手腕、腋下、腹股溝等容易出汗且有皺摺的部位。由於疥瘡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家人之間極易相互傳染。
改善方式:
預防疥瘡傳播對居家環境清潔極為重要。應徹底高溫洗淨患者的內衣褲、床單被套等織物用品。
治療:
治療疥瘡需外用特殊的駱蟲藥膏,根除寄生於體內的疥蟲及卵體。若症狀已相當嚴重,也可能需要全身性的抗過敏治療,以減輕瘙癢及免疫反應。
毛囊炎
成因與分布: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由於長期難以自制的抓撓行為,皮膚屢創傷口而損害了表皮的防禦功能。這些受損的皮膚表面極易被細菌感染,導致毛囊發炎成為毛囊炎。嚴重的毛囊炎會進一步演變成蜂窩組織炎、皮膚蜂窩氣腫等更加嚴重的皮膚感染,最壞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等全身性危險感染。
改善方式:
要預防毛囊炎的發生,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非常重要。勤洗手、勤沐浴等基本生活習慣可大幅降低皮膚感染的風險。
治療:
一旦出現毛囊炎,必須及時使用外用及口服的抗生素加以治療,控制細菌感染,避免惡化。
總結來說,所有這些嬰幼兒期常見的各種皮膚疾病,表現形式雖有雷同之處,但仍有諸多細微區別需要加以判別和因應。建議發現異常時,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對症施治。
如果想了解更多或者瀏覽更多照片,可以觀看這一段影片: